歡迎來到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膠制品有限公司!
服務熱線:
134-2097-4883
利勇安官方二維碼
新聞中心
news
推薦產品
RECOMMENDED PRODUCTS
聯系我們
CONTACT US
手機號碼:(134-2097-4883)
郵箱:sale11@lyasilicone.com
具體地址:深圳市龍華區龍華街道龍園社區龍峰一路寶華工業區新2棟整套
發布時間:2025-06-30點擊:
二次注塑時塑膠件變形的控制需從材料匹配、工藝參數、模具設計、結構優化及后處理等多維度入手,以下是具體解決方案及原理分析:
一、材料層面:降低收縮率差異與內應力
1. 材料選型匹配
收縮率協同:確保一次料與二次料的熱膨脹系數(CTE)差異≤30%。例如:
一次料用 PC(CTE≈60×10??/℃),二次料可選 TPU(CTE≈80×10??/℃),而非 CTE 達 200×10??/℃的硅膠。
改性增強:對易收縮材料(如 PP)添加 30% 玻纖(CTE 降至 40×10??/℃),或選用低收縮級工程塑料(如 LCP)。
2. 預處理去應力
對一次注塑件進行退火處理:在低于熱變形溫度 10-20℃的環境中保溫 2-4 小時(如 PA6 在 120℃退火),消除殘余應力。
二、工藝參數:精準控制溫度與壓力
1. 溫度管理
環節 控制要點 示例數據(以 PC+TPU 為例)
熔體溫度 一次料溫度避免過高(超過熔點 10-20℃即可),二次料溫度需兼容一次料耐熱性 PC 熔體溫度 280-300℃,TPU 熔體溫度 200-220℃
模具溫度 一次模溫設為 60-80℃(促進結晶均勻),二次模溫降低 10-20℃(加速冷卻定型) 二次模溫 50-60℃,減少二次料對一次件的熱沖擊
冷卻時間 二次注塑后冷卻時間延長 20-30%(如從 30 秒增至 40 秒),確保內外層同步固化
2. 壓力與速度優化
注射壓力:二次注塑時采用分段壓力控制,保壓階段壓力降至注射壓力的 60-70%(如注射壓力 100MPa,保壓 60-70MPa),避免過壓導致變形。
注射速度:低速填充(10-20mm/s)減少剪切生熱,尤其對薄壁件可降低內應力集中。
三、模具設計:消除填充與冷卻不均
1. 澆口與流道設計
澆口位置:二次料澆口應避免直接沖擊一次件薄弱部位,優先選擇壁厚均勻處,如環形澆口(適用于軸對稱件)或多點潛伏式澆口(分散壓力)。
流道平衡:采用熱流道時確保各分支流道長度一致,冷流道需設計冷料井,防止冷料進入型腔導致填充不均。
2. 冷卻系統優化
二次模冷卻水道需貼近一次件界面,采用隨形水路(如 3D 打印模具)實現均勻冷卻。例如:在變形高發區(如拐角)設置直徑 8-10mm 的螺旋式水道,水溫控制在 20-25℃。
四、結構設計:從源頭減少變形誘因
1. 壁厚均勻性
一次件壁厚差控制在 ±0.3mm 內,避免局部厚壁(如壁厚>3mm 時增設掏空結構),二次料壁厚建議 1-2mm(過厚易收縮)。
2. 應力釋放結構
在界面處設計防變形結構:
環形凹槽(深度 0.5-1mm,寬度 1-2mm),引導應力集中在凹槽處而非整體變形;
過渡圓角(R≥0.5mm)減少尖角應力,尤其在二次料包裹一次料的邊緣區域。
3. 加強筋布局
一次件內添加與二次料流動方向垂直的加強筋(高度≤壁厚 2 倍,厚度≤壁厚 1/2),如 L 型件在長邊設置間隔 5-10mm 的加強筋,抑制翹曲。
五、后處理與工裝輔助
1. 定型工裝
二次注塑后立即將工件放入定制夾具(精度 ±0.1mm)中冷卻,夾具需貼合工件外形,施加 0.1-0.2MPa 的夾持力,保持 10-15 分鐘。
2. 去應力處理
對高精度件進行二次退火:在 60-80℃熱風循環爐中保溫 4-6 小時,緩慢降溫(≤5℃/min),消除殘余熱應力。
六、典型案例與解決方案對比
變形場景 常見原因 解決方案 效果
手機殼二次注塑后翹曲 PC 一次件與 TPU 二次料 CTE 差異大 改用 PC+ABS 合金(CTE≈70×10??/℃)+ 低收縮 TPU 翹曲量從 0.8mm 降至 0.2mm
汽車按鈕邊緣開裂 澆口位置導致填充不均 改單點澆口為兩點對稱澆口 開裂率從 15% 降至 3%
薄壁件(壁厚 1mm)變形 冷卻速度不一致 模具增加隨形水路 + 模溫分區控制 平面度從 0.5mm 改善至 0.1mm
總結
二次注塑變形控制的核心是 “減少內外差異”—— 通過材料協同、工藝精準化、模具精細化設計及結構優化,平衡兩次注塑的熱應力與收縮差異。對于復雜件,建議先通過 CAE 模擬(如 Moldflow 分析填充壓力與冷卻速率)預判變形趨勢,再結合上述措施迭代優化,可將變形量控制在 0.1mm 以內(精密件標準)。